为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12月7日上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国希来我院考察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学院立德树人工作情况。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荆晓玲,党委委员、副院长于萍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陪同。
高国希教授深入思政课堂,随机听取了学院青年思政课教师李倩讲授的《遵守社会公德》课程,听课结束后,针对教师授课情况现场给予评价指导。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高国希教授对学院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对学院校园文化氛围、教学实训设施以及师生精神面貌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要充分发扬学院办学特色,深化产教研学融合,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不断推出高质量教学研究成果。
高国希教授指出,在用好教育部统编教材及教学课件的同时要做到因地、因校制宜,针对不同学情采取不同教学策略。思政课要做到贴近学生,针对学生关心、困惑的问题展开教学,唤起学生对理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真正通过思政课获得启发,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他鼓励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同向同行、相辅相成。
荆晓玲对高国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历史沿革、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她表示,学院始终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专业教育、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融合,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持续提升教学实效、育人质量。
此次调研是对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视,对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和思政课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对标对表省内重点马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教学科研、理论宣传、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工作迈上新台阶,以高质量思政课建设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